曾几何时,解构经典在艺术领域甚至社会生活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就算是当代经典近在咫尺,也没能逃脱这股潮流。邱少云还是战斗英雄吗?雷锋真的无私奉献吗?焦裕禄果然鞠躬尽瘁吗?就算是真金,也怕这种“火”炼。人们在对经典将信将疑之际,同样对那些相信经典的时代、那些相信经典的人产生了怀疑。
古往今来积淀下来的经典,并不都是主流意识形态刻意打造出来的。经典之所以能立起来、传开来、留下来,更多的缘由在于击中了普通人的心,凝聚着人们对过往时代留下的精神财富的信任、对人性能够得到美好呈现的信仰。拥有这种信任和信仰的人们,才能在今天继续走下去,才能勇敢地走向未来。
因此,经典不仅是属于过去的,也是属于今天和未来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携手喜马拉雅FM打造的网络音频专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可谓立意高远。节目选择了10部艺术经典,邀请老中青三代经典推荐人一起重新追寻这些作品带给他们的美好时光、美妙感受,一起建构出一个有着今天这个大时代气息的新经典世界。这里有青年人津津乐道的创业故事和对未来的渴望——《创业史》《青春万岁》《青春之歌》《相信未来》,有对普通人不懈奋斗的美好人生的肯定和讴歌——《雷锋之歌》《平凡的世界》《谁是最可爱的人》,也有孩子们喜欢的可爱、正直的形象与神奇故事——《黑猫警长》《皮皮鲁与鲁西西》《小灵通漫游未来》。
在如今这样一个任凭热点话题轮番登场的网络空间里,这样似乎“过时”的推荐,有人愿意点开吗?在如今这样一个已习惯娱乐的网络文化生态中,这样一种“伟大光正”的调性,有人愿意听完吗?
令人欣喜的是,凭着网络平台的自然发酵,这个没有刻意进行宣传的节目有很不错的数据表现和听众反馈。据可靠统计,专辑的完播率达到了60 %,比喜马拉雅FM的平均水平高出了20个百分点。
名家名作、知名人士推荐、知名平台推送,这每一个元素对一个节目的成功来说不是不重要。但是,在任何时代,经典都不会停留在既定的模样。如果一个节目只是把艺术作品“经典化”,却没能恰当地寻求到经典与时代、与人民的同气相应,那么,艺术表现上的裂隙或悖谬就可能在任何一个创作环节上出现。如何安全通过这个关口,也是一个节目能够成功、值得持续的关键所在。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的节目发刊词开宗明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也是那些年我们共有的生命体验”。这些艺术作品在最初曾经是普普通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艺术作品也是一直扎根于普通人的精神土壤,那么,它们为何经过岁月的淘洗而在如今升华为“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究其根本,乃是这些作品中的“真诚的理想主义”的光辉在今天又光明正大地焕发了出来,让人觉得可以“摆脱冷气”向上走。
节目的核心除了呈现“经典”,更是呈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历程。对每部经典娓娓道来,讲述其传播和接收过程,人们或是在这个过程中重温自己的热血青春,或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父辈们过往时代的激荡。正是这些带着“体温”的经典记忆让经典与人们越来越近、越来越亲。今天的人们与经典之间的某种生疏感、距离感,在逐渐消失。
讲创业、讲奉献、讲青春、讲梦想、讲未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毫不掩饰对今天这个大时代的热爱以及对优秀传统价值观的推崇。这种毫不掩饰的表达,洋溢着某种久违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创业万岁、奉献万岁、青春万岁、梦想万岁、未来万岁,似乎在变成又可以喊得出来的口号。这种久违的理想之光,正是今天的人们所缺失了而又渴望重新获得的。
从解构经典到追经典,这背后反映的更深层的变化其实是社会心理从怀疑到呼唤信任的复归。信任,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情绪。这种心态和社会潮流上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因素,因为“不信任一切”反噬到自己身上的切身之痛,是每个人都深切感受得到的。在这个意义上,渴望重新获得对他人的信任、对时代的信任,才是今天人们重寻经典的更根本的原动力所在。民族需要信仰,生活需要信念,社会需要信任,做人需要信用。从解构经典到追经典,当我们开始重新追寻经典,就不仅寻回了故事、寻回了诗,更是寻回了人的本真之心,寻回了久违的理想之光、民族之魂。
如何让摆在书柜里的艺术经典变成能吃到肚里消化的精神食粮?如何让真正有价值的精神食粮疗治人们在信息爆炸时代的精神饥饿?如何让网络文化借助其强大的互动认同效应,聚沙成塔,弥散出强大的正能量?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让人们重新打开了经典,更让人们在这一份份重读经典的感动中,看到了这个时代正在酝酿并走向蓬勃的对理想、对未来的向往与热情,以及踏踏实实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