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可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如果丢了这个魂,国家和民族就难以立足。而中国人提“文化自信”是格外有底气的,因为我们不仅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还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同时汲取了世界经典文化,例如马克思主义。这三个层面的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文化自信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上。影视在建构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电影电视是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的大众艺术和传媒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精神思想、生活方式影响甚广,因此必然在建构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影视的大众传播性质所赋予的文化责任。另一方面,中国影视尤其是电影,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积累,无论银幕数量、电影票房还是影片产量和市场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堪称电影大国,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电影在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播、价值观引领和精神影响等方面与世界电影强国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尤其现在中国影视更需要在新时代的语境下重新谋篇布局,这是由中国影视的现状和由大变强的发展需求决定的。
影视民族化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影视艺术是一种世界性艺术样式,但它同时又以美学性和文化性区分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艺术风格,如电影在发展中形成了苏联学派、美国学派、法国学派、日本学派等等。而中国电影也以一大批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为世界电影“中国学派”的创立打下了基础。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表明,影视虽然属于典型的“舶来品” ,但是,中国影视并非欧美影视的翻版,而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美学与艺术却有着明确的民族特色,所以我认为,影视语言可以是世界的,但影视语法必是中国的。
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我对中国影视如何民族化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在我看来,中国影视民族化至少要从理论构建、创新实践和完善学科体系三个方面来着手。
首先,要自觉地构建“民族化”的电影艺术理论体系。
上世纪90年代,电影理论大多是西方舶来品,大家争相用弗洛伊德、萨特、尼采、索绪尔、女性主义等来解读中国电影。当时我们的理论界对本土创作缺少全面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总结,更缺少以中国影视艺术为支点、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影视理论,因此理论指导不了实践,实践也难以验证理论,在世界影视之林陷入了“我是谁”的困境中。我认为西方影视理论可以参考研究,西方影视技术可以学习普及,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失去了民族本位。所以要尽早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指导中国影视实践的影视理论,否则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
早在1995年,我提出影视艺术及学术研究中的“民族化”问题,并就此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建立中国影视美学理论研究体系》等系列文章,提出了“中国影视美学”的概念,并对中国影视美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009年,我与老伴绍武在深入思考“影视民族化”的基础上,提出“第三极文化”理论。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是与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并行鼎立的“第三极文化” ,中国电影文化也应该成为世界电影文化的“第三极” 。2011年起,北师大出版社陆续推出《 “第三极文化”论丛》及相关成果,更多的学者同仁也加入到对第三极文化理论的研究和拓展中,现在“这一理论”已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深入,从电影电视,进入到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生机勃勃地发展壮大。
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民族化”和2009年提出的“第三极文化”理论,都比较前瞻性地响应了党中央关于“文化自信”的提法。
第二,要创造性地进行民族化的影视实践活动。
我一直倡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民族化”的电影艺术理论需要民族化实践验证和支持,才能相互促进不断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在北师大创办了“北国剧社” 。北国剧社作为第一个被写进中国当代戏剧史的业余学生剧团,为中国大学生戏剧创下多项纪录,获得了不少海内外研究机构的关注和好评。
1993年,我们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在中国电影低谷时期为影视注入活力,迄今已成功举办27届。自去年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并入北京国际电影节,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北影节的青春气质和学术品质。
另一个重要实践项目“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自2011年启动至2019年,已组织60多个国家610位外国青年完成609部短片,获得110多项国际性奖项。国外合作院校累计77所,国内合作高校累计30余所。项目选择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展开合作,每年邀请100位外国青年,在中国拍摄完成一部十分钟的文化纪录片。该计划以世界高等学府协同发展为整体目标,创建一流的中国影视学科,以拍摄影视作品为具体目标,与不同的国家、学校、省市、行业完成创作,努力把专业教育、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进行创造性的跨界融合,已成为一种集创造性、影响力、持续性于一体的影视学科发展新模式。10年的实践证明,该成果在国内和世界都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公认的社会影响,在影视学科领域以前瞻创造性的构想,践行了“双一流”建设的有效经验,对“双一流”的跨国专业协同教育,进行了大胆有效的实践创新。2020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仍然通过“远程外国青年看中国”和“在华外国青年看中国”及大电影“路·外国青年看中国”等不同形式继续展开,在当下世界疫情撕裂中体现了一种强劲的文化沟通与融合能力。
我们的这些影视实践,始终遵循立足中国、立足民族、融汇中西的原则,聚焦在青年艺术实践和交流上,让一大批外国青年得以了解中国、体验中国、亲近中国,更为中国影视民族化事业培养了一批生力军。
第三,要搭建完善支撑影视民族化的学科体系。
以人为本,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青年影视人才,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以北师大为例,1987年我们创建了北师大戏剧影视教研室。1992年在国内综合性大学中最早独立设置影视学科。1993年获得综合性大学第一个硕士点“影视艺术与技术” 。1995年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同时拥有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全部硕士点。1998年获得国内第二个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2004年,我曾为北师大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发展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标,即明确中国高校影视专业的目标定位;两个翅膀,即艺术与传媒双翼齐飞;三个支柱,即教学、科研、实践缺一不可;四个特色:即整合建制、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践品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师大戏剧与影视学现为国家“双一流” :教育部评估A+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电影学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本学科的有效支撑平台。学科正是基于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借鉴国内外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立足中国实际,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和卓越的社会服务,成为国内戏剧影视教育的开拓者,影视民族化学科发展和人才孵化的基地。
提倡影视民族化,说到底就是要提升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影视文化的理论及实践中全面体察和呈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即我开篇所说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西方经典文化。在坚持民族品格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既讲好独一无二的中国故事,也回答普世关注的人性课题,既彰显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美学,也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影视的世界影响力,从而树立和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