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的十年间,我国演出市场呈现长足发展,取得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产业规模增长更进一步关联文化消费,创作能力的提升更有力彰显文化自信。演出市场同时也在与科技发展联动,舞台作品在不断创新产业价值,实现了以艺动人、以文化人,凸显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产业规模增长直接关联地域文化消费
党的十八大以来,演艺产业蓬勃发展,我国2019年演出市场总体规模达到572 . 28亿元。新冠肺炎疫情侵袭,2020年全国演出市场几乎腰斩,总体规模262 . 87亿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54 . 07 %。尽管如此,演艺产业正在走出疫情带来的低谷,2021年全国演出市场规模恢复至335 . 85亿元,线上线下业态日趋丰富,虽经受重创但实际规模在不断扩大,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剧场等演出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从2012年的18000家增长至32502家;局部疫情影响和剧场停摆仍在持续,但演出行业从业者千方百计推动复工复产亦从未停止。
与区域文化消费深度关联,是演出产业规模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进一步推动演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演出不再单纯是剧场票房成绩单,当“旅”的意义已融合进寻常消费,以演出为代表的“文”的融合便不再仅仅局限在景区景点,不再仅仅融合于旅游演艺项目,而是融进城市乡镇、融进街巷市集、融进更多的演艺新空间。
起步较早的上海演艺新空间已初具规模,上海人民广场、亚洲大厦等已成新地标,南京后来居上,统计显示现有小剧场超100家。一些老建筑、老地标在改造过程中,纷纷挖掘文化资源,开辟演艺新空间,成为点亮城市人文生活的时髦小剧场。江苏省委宣传部、文旅厅下发《关于推进小剧场建设的指导意见》 ,明确到2025年打造一批有示范价值、鲜明特色、社会影响力的小剧场,创作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深受群众喜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剧目。北京目前启动的“大戏看北京”活动及相关规划中提及“培育多元演出空间” ,城市景观空间格局中文艺空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盘活用好各类剧场设施资源,最大限度挖掘利用全市演出空间资源,以适应不同演出需求;制定出台演艺新空间专项政策,多部门之间协同服务,满足城市文化空间中演艺新业态的切实发展需求。
各具特色的演艺新空间“嵌”于百姓生活之中,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演艺新空间的溢出效应也促使传统剧场演出逐渐演化成沉浸式、环境式、游乐式等演艺新业态,观演方式从常规的视听观演到全身心体验,演艺内容与经营模式也不断创新求变。
创作能力提升更加彰显文化自信
演出市场的繁荣不能单纯依赖国际知名剧作和名家名团,票房号召力不能一提便是引进剧目。推动原创作品,夯实创作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是十年来演出从业机构坚持不懈的目标。作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于本土,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首要使命,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经典的艺术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汇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创作能力提升,一方面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被关注、被深度挖掘,国潮“汹涌” ,在舞台作品创作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3年《孔子》被中国歌剧舞剧院搬上舞台,4年之后, 《李白》也被搬上舞台,两部作品开舞剧“爆款”先河,弦歌鼓瑟, 《论语》声声,别具风格的中国民族舞舞姿和动听的中国音乐,无数次令现场观众折服。传世古画成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超链接” , 《千里江山图》激发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富春山居图》激发音舞诗画《忆江南》 ,“打开”古画,舞台艺术创作者找到了进入传统文化的新通道。音乐剧《赵氏孤儿》大胆碰撞东西方文化、将现代性注入中国古典文本。戏曲是传统文化表达的重头,十年前昆曲《牡丹亭》已然成为早期的“顶流” ,青春版、厅堂版、园林版不胜枚举,更有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原创芭蕾舞剧《牡丹亭》用国际观众熟知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经典的爱情。另一方面,舞台作品创作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政策指导下,题材不断拓展,创作手法多样,呈现绚烂多彩的局面,艺术家们进一步增强责任心与使命感, 《麻醉师》 《共产党宣言》 《平凡的世界》 《北京法源寺》 《尘埃落定》 《人世间》等在主题开掘、人物塑造乃至舞台呈现等方面都令人惊艳。
对内的自信源自市场肯定,对外的自信源自国际观众的认可。原创作品在国内外面向年轻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对国内几家主要票务平台的销售数据分析,2021年专业剧场演出票房收入排名前30的剧目中,国内原创项目占比达到70 %以上,引进海外版权改编的项目已不足30 %。以原创为主导的演出市场格局已基本成型。在两年多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历练中,演出机构和从业者们坚守阵地,苦练内功,化危为机,本土原创力量快速成长,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展现中国精神的演艺产品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
创作能力提升,体现在国有院团的引领和示范,更体现在民营机构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尝试新题材、新舞台语言,更多个体创作者成功走进市场、走进观众视野。民营演出机构制作质量的提升是十年间突出的表现,十年前的民营机构对市场反应迅速、机制灵活、生产快捷,但艺术质量参差不齐、演员流动性大,缺乏社会保障,有的演出存在品位低俗等弱点,在人才、剧目创作、社会认同等综合竞争力上落后于国有艺术机构和团体。而今,重点民营公司不乏大制作,他们的影响力已经可以和国有院团媲美,国有民营在创作、营销等方面深度联动已成风尚。民营演出机构在吸纳就业、提升演出收入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联动科技发展,创新传统产业价值
和新闻出版、游戏动漫、广播电视等文化产业众多门类相比,演出较为传统,曾是距离互联网、距离高科技较远的门类,但是产业数字化的探索从未止步。
十年前原文化部选定首批网络演出试点单位,北京人艺等知名演出机构名列其中,探索尝试对接平台,剧目上线;2016年原文化部发布《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规范网络表演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对接线上线下两个资源,开辟线上线下两个市场,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7年成立网络表演直播分会。2020年对接提速凸显,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 G+ 4 K/ 8 K超高清、无人机等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发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内容” 。演艺从业机构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云演播” ,线上演艺已逐渐向定制化方向发展。网络表演直播平台从2012年的两三家增至目前的50余家;网络表演经纪机构更是从无到有,目前专业从事网络表演经纪业务的机构已上万家。在演播形式上,通过多角度、虚拟现实拍摄等方式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在演出内容上,根据线上观演特点进行影像表达的全新策划,形成线上定制版;在播放渠道上,开发适宜不同终端的版本。演出创作方、场地方、技术方和网络平台方紧密合作,艺术、科技实现跨领域融合。
网络直播成为文艺创作和传播的新舞台。借助平台的流量优势,通过“内容+渠道”的合作模式,让文艺表演在新市场中得以传承与创新,既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也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新阵地。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演出停摆,院团经营困难,直播为舞蹈、戏曲、民乐等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们带来了稳定的表演舞台和经济收益。刚结束的2022年暑期,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重点监测的演艺机构和网络平台在线演出项目总计316个,演出场次2948场,总观看人次超10亿。
“不日新者必日退” ,国有院团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再次走在前列,中央芭蕾舞团将剧目创作、演出全流程影像记录作为院团工作的新常态,并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舞蹈影像”板块中推出“中芭专场” ;中央民族乐团百名艺术家集体入驻抖音平台,开启院团与平台深度合作的新模式;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也于9月与平台联合发起“云上舞者直播季”活动,借助平台资源,帮助专业舞团和舞者拓展线上演艺舞台,增加线上收入。数字经济正前所未有地为传统演艺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发挥带动作用,凸显双效统一
文化演出是文艺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极不平凡的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舞台艺术领域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为人民创作的导向更加鲜明,创作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事业发展欣欣向荣,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已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艺术事业的前进方向。
反映红色主题、乡村振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内容的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在每一个节点,舞台艺术以独特魅力以艺动人、以文化人,是历史的呈现者,是社会的记录者,是精神的弘扬者。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期间的现代京剧《党的女儿》 、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2020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以及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有舞剧《英雄儿女》 、民族歌剧《同心结》 、话剧《上甘岭》 、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等;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浪潮》 《辅德里》《觉醒年代》 《香山之夜》等等。抗击疫情过程中,更多动人故事被呈现在舞台上,如《人民至上》 《鸽子》 《逆行》 《因为有你》 《热干面之味》等。
多创作、多演出,提供更多营养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食粮,让人民群众在畅享艺术大餐的同时,振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气神。以演出为中心,以产品为突破口,优质演出项目“破圈”将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更多样的经营主体和各行各业的资源汇聚;以传播为突破口,凝聚线下优势突破线上空间,借力互联网实现创作的提升、5 G等新科技的融合、想象力的拓展和更多“剧场之外”观众的整合。科技企业、旅游企业、互联网企业都可能成为演出市场的经营主体,或者演出主体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10年前的2012年,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正式揭牌,从中国演出家协会更名而来的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挥政府与演出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履行行业职责、践行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发展,见证十年市场变化和发展。在科技助力、观念更新、空间拓展的未来,演艺产业还将不断通过融合形成发展新格局,通过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日益广阔的“舞台”彰显文化自信。
(作者系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