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新的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必经之路和基本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特征呢?报告中有非常明确的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其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特征,是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的。我们的“精神文明”,是有着中华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文明,同时,也是彰显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文明。这与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民族特色关系至为密切。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提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一以贯之的基本主张,如果分析“人民”的具体内涵,当然是指当代的中国人民。而从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的意义上看,深刻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与情感,本身就会彰显中华文明的民族特征。
在如何繁荣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问题上,是崇洋媚外,还是守正创新,也就是说,作为文艺工作者是一个怎样的立场?这是一个道路问题,也是一个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曾经有过迷失。我们当然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关键是站在什么立场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里的论述,其实也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命题的先声。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这是每位文艺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艺作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比起普通的意识形态的表达形式,具有更好的表达力和亲和力。无论是文学还是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都以其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情感表现,使接受者产生审美愉悦与共情。在建构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的问题上,文艺作品有着最具魅力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方式都无法取代的。
为着推动文化自信自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在创作活动中更多地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讲好中国故事或抒写情感时,以中华民族独特审美观念及表现方式来进行艺术创造,这样便能够大大增加作品的中华文明辨识度。那么,何谓“中华文明辨识度”?从文艺领域来说,就是以中华文化为内在的根基,作品中能够以审美的风貌,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外显程度。这里既有相沿于中华民族历史深处的哲学的、伦理的、审美的传统内蕴,又有辉张于当下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美学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有更为直观的论述,“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特殊的声响和色彩”“特殊的诗情和意境”,都是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的辨识度。这里尽管略有比喻的成分,但也说明了各种艺术门类都应该具有的中华文化辨识度。
文艺作品中的中华文化辨识度,是指能够为广大人民所能直观审美所能即刻把握的。辨识度不经过理性思辨,也不经过概念思维,而是在直观的审美判断中就能直接得出结论。借用康德的审美判断命题来说,“美是不信赖概念而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辨识度不经由概念,但其效果并非美的效应,而是通过审美途径感知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的。从当下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或审美趣味而言,中华文化辨识度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内涵,也是面对文艺作品的主要审美诉求。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一以贯之的核心观念,而在创作和评论中,强化中华文化辨识度,同样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段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文艺的角度来讲,“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是要以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表现人民的思想情感、人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把人民作为主角;从文艺的审美接受和文艺批评的角度来讲,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真正地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真正了解人民的当下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鉴赏家”和“评判者”关系至为密切,但又所指并非完全同一。“鉴赏家”指人民的鉴赏水准和审美趣味,“评判者”则是人民对文艺的价值判断。这就告诉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能将人民仅仅当作被动的欣赏者,而是应该把人民作为具有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解力、判断力的审美批评主体。而生长在中国大地、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人民,对于国内创作的文艺作品,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等艺术门类的作品,都是有着很强的辨识意识和辨识能力的。这种辨识主要在于其中华文化的根源与色彩。
中华文化辨识度,体现在文艺作品中有内外两个层面。从内在角度讲,作品包含着的中华文化传统基因,如哲学思想、审美观念、伦理价值等在作品中的生发与体现;从外在角度讲,作品的艺术形式、艺术媒介以及艺术结构的方式,等等,都是中华文化辨识度的内涵。如在中国诗词中,其诗词格律包括近体诗、古体诗、乐府诗等,都有很高的汉语声律的辨识度。在绘画领域,如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等,都有独特的技法、笔墨、结构,也都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辨识度。从内涵上看,如陶诗所表现出的平淡自然的风格、王维诗的澄明而带禅意的意境、杜甫诗那种充满仁爱之心的情怀,都有很强的中华文化辨识度。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画,也都一望可知地呈现出中华文化的神韵。清人叶燮对诗人胸襟的高度重视,如他的论诗名著《原诗》中所说:“我谓作诗者,亦必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而盛。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怀远道,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为基。如星宿之海,万源从出;如钻燧之火,无处不发;如肥土沃壤,时雨一过,夭矫万物,随类而兴,生意各别,而无不具足。”在诗学中,这种对作家主体胸襟的认识,恰也是对中华文化的辨识。当代的文艺作品,大多数都是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辨识度的。芭蕾舞剧是从西方传入的艺术样式,但是我国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等都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辨识度,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的经典之作。交响乐亦然。很显然,交响乐也是西方音乐的经典样式,但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却以极为优美的民族特色,成为蜚声世界的交响乐经典。2022年国庆期间由中国爱乐乐团等五家国内主要的交响乐团举办并演出的系列户外大型交响乐《江山如画》,也是以非常鲜活的、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呈现着明显的中国风,成为中国交响乐史上的一部佳作!2021年央视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只此青绿》,其浓厚的中华文化的辨识度,达到了“高光时刻”。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中,许多文艺作品都呈现了这种体现鲜活的民族气派、民族特色的文化辨识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尤其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以“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专章,将文化建设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有机部分,使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光荣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之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单一的物质文明,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发展。而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文艺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取代、异常重要的。文化自信自强,不仅是要认同中华文化传统,更要开创中华民族文化的新境界。有意识地强化中华文化的辨识度,是我们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有力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深刻指出:“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再次重申这种思想。文化自信自强,当然要使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而审美途径是中国和外国人民沟通的最佳通道。文艺有强大的“外宣”功能,它不是一般性的宣传,也不是论证说理,而是以审美的魅力直击人心。“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文艺能使人产生审美的共通感,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展现中国形象的问题上,文艺作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强化文艺作品的中华文化辨识度,应该是有效的手段。
文艺经典的创造是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因素。新时代,需要具有时代标识的文艺经典。经典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不同时代接受者的认同。但是只有我们克服浮躁情绪,真正沉潜到时代生活的深处,才有可能书写人民的史诗!当年的柳青,正是因为能长期扎根农村,才写出《创业史》这样的经典名作。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作家在数十年东北生活的结晶之作。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深深浸染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深刻领悟中国精神和中华美学精神,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奋斗,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来进行创作,方有可能创造不愧时代的经典之作。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文艺实践的基本路径。中国文艺之经典,是中国人民史诗的载体,是中国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国人心灵史的呈现。艺术创新的力量才能成为经典生成的助力。在中国作家艺术家创造的经典中,中华文化的辨识度是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文艺作品中强化中华文化辨识度,也是我们的审美风尚建设所需要的。中华文化辨识度的强化与深入,对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文艺创作和理论建设,都要开辟新的局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为了新的百年征程,为了中国人民的审美需求,多出精品力作!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