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菜乡寿光田野葱郁,整齐的蔬菜大棚铺满乡间,忙碌的身影、丰收的景象比比皆是。在这片曾首创冬暖式蔬菜大棚的沃野平畴上,百万菜乡人民正火热践行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朴素理念,把以农业产业化为特色的“寿光经验”升华为均衡共富的“寿光模式”。如今,面对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目标定位,寿光又启动了新的发展征程。寿光文艺人更是站到时代的最前沿,积极融入乡村振兴的滚滚洪流,在菜乡大地展开新一轮的生动实践。
文艺乐民引领乡村文化新风尚
夜幕降临,洛城街道屯西村投资600万元的地下文化广场灯光璀璨,那里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高档的演出舞台、高清电子大屏、全套智能化音响,还有身着演出服的村民们……谁能想到,这是一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呢?“村里自发组建了20多支文艺宣传队,只要有活动,村民们就聚在这里说说笑笑,通过经常参加活动,邻里更加和睦了,歪风邪气不见了。”村民付秀玲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在寿光,“走出大棚进文化场所”已成为菜农新的生活方式。
文艺工作需要扶持,更需要吸引群众参与。寿光市持续多年引导村村建好文化广场的同时,每年都以开展乡村文化艺术节为主线,做到“每村一场戏、每月一场电影”。无论是以“唱响希望之春、舞动活力之夏、荟萃收获之秋、情暖祥和之冬”为主题的“文艺四季”乡村活动,还是农圣文化艺术节、千场公益巡演、周末群众大舞台、广场舞大赛、合唱节、电影节等主题活动,都突出乡村群众的参与度和普惠性。目前已连续举办2000余场次,惠及乡村群众60多万人次,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覆盖全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既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新转变。乡村群众学习书画、创作诗词、跳广场舞等蔚然成风。寿光市文联直属协会18家,会员发展到近9000人,覆盖所有镇村。其中,诗词楹联协会已发展到8家乡镇级分会;舞协公益培训常年不断,培育发展起1600多支乡村文艺舞蹈队。
文艺助民丰富蔬菜产业新内涵
蓝天白云下的古城街道贺西村文化广场,石竹花、月季花盛开,广场内点缀着不同形态的番茄雕塑。村内大街小巷,各种生动可爱的番茄壁画彰显着村庄的产业特色。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树荫下聊天。老人们介绍:“村里以种西红柿为主,跟周边几个村连在一起形成了番茄小镇,墙上的画是市里的文艺爱好者来村里画的!”据了解,贺西村及周边几个村依托“番茄小镇”的特色品牌,拉动番茄产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村民收入更是“水涨船高”。
像贺西村这样的特色村在寿光已是“遍地开花”。从最初叫响“王婆香瓜”品牌,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单体品牌涌现,寿光蔬菜不断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东斟灌村是彩椒生产专业村,面向全国征集了“斟灌彩椒、中国‘椒’傲”的广告宣传语,一举叫响了斟灌彩椒品牌,形成了辐射周边5000亩的彩椒生产基地。崔岭西村的草莓西红柿,让人“找到小时候的回忆”,产品走出国门远销到俄罗斯等地。目前,“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已成功注册,生动可爱的LOGO形象,让人一看就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还涌现出乐义蔬菜、桂河芹菜、尧河长茄、独根红韭菜等40多个特色单体品牌,普通蔬菜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道。
寿光文联与文旅、农业等相关部门因势利导,立足产业做足文化文章。工艺美术协会自年初就启动了“画笔助农”行动,对农村老物件、老院落、特色文化产品等进行艺术加工,让他们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摄协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寻找最美符号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真正实现为产业助力、为乡村铸魂。其中,张文南创作的组照《菜农的凌晨》获得泰山文艺奖摄影类一等奖。作协、书协、美协、曲协等也瞄准蔬菜产业开展主题创作和推介宣传活动,推出大量生动鲜活的文艺产品,为蔬菜产业的提升注入文艺力量。
文艺富民拓展群众致富新空间
每年进入芦苇收获季,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牛头镇村的草编技艺传承人张勇就格外忙碌。他在当地成立了草编扶贫车间,向牛头镇村及周边村民传授草编技艺,每位车间工人每月增收1500多元。这是寿光市激活非遗项目直接为群众带来收益的一个缩影。如今,经过不断孵化和引导,越来越多的非遗和文化项目打开了群众增收的新空间。
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元素。寿光市通过激活“非遗经济”,重点打造了具有寿光特色的“非遗文化街”,建成了非遗文创生活馆和非遗直播基地线下、线上两个销售平台,推动以非遗创意产品、民间手工艺品、特色旅游纪念品为重点的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把“寿光手造”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目前,已有剪纸、草编、木雕、陶艺等20余个非遗项目入住,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寿光市还抓准网络文艺新业态的“脉搏”,引导、聚合寿光文艺人才,组建了寿光市文创中心,汇集了寿光市工艺美术协会等协会的骨干会员和本土手工艺人,深入农村社区、田间地头寻访老艺人、搜集原创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并通过网络直播、拍卖平台等,为“寿光手造”拓展线上渠道。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创造了3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为乡村经济开辟了增收新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