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入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在众声喧哗的文学生态中突出重围,独树一帜。作为一种兼具真实力量、思想深度与艺术之美的创作形态,军旅报告文学历来有着强大的认知功能和认识价值;在探寻战争历史、介入军旅现实、讲好军旅故事、塑造英模形象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在引领社会风尚、强化集体共识、汇聚精神力量等方面具有文体优势。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在直面强军兴军伟大征程、倾力表呈时代精神的过程中,亦彰显出不同以往的审美新质,催生了新的题材领域和文学生长点。
从传统的文学期刊、图书出版到电视剧、纪录片、网络连载、时尚杂志特稿、微信公众号、有声书,伴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军旅报告文学的传播途径和受众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作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作为一种优质的IP资源,军旅报告文学的审美趣味、叙事方法和接受评价亦不再拘囿于传统、纯粹的文学标准。从密切跟踪社会热点到返身潜入战争历史,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性极大释放了作家的历史激情和文学想象,历史题材军旅报告文学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看,都堪称繁盛。打捞历史细节、重现战场真实、发掘内在经验的写作伦理,丰富深化了读者既有的历史认知;而潜在读者尤其是“发烧友”们在战争历史常识、军事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快速提升,更是倒逼着创作者在某一细分领域里的跟踪和研究更加专业、精深。在这种双向互动中,军旅报告文学的认知功能和认识价值亦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从“写什么”到“怎么写”,从时代报告到跨界跨文体写作,创作主体更加注重文体创新和叙事策略。在非虚构写作的影响和冲击下,军旅报告文学的观念、语言与表达方式越发灵活多样,原有的思维定式和诸多条框被突破,作品的美学风格和文本价值得到丰富与提升;从中短篇幅的及(即)时报告到动辄长篇、超长篇的宏大叙事,军旅报告文学的体量不断增长,长篇化带来了更加宏阔的题材吞吐和表意空间,也考验着作家的文学眼光和思想能力。
整体而言,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在文学观念、价值判断、叙事立场等层面坚守“中锋正笔”和“正面强攻”的写作伦理,持续传达主流价值观,勉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勇于直面强军兴军征程中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活现场,细致描绘改革强军大潮对军队、军营和军人的影响和洗礼,更加深刻地观照和发现个体军人的情感、命运和精神世界。
2
进入新时代,历史题材军旅报告文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创作主体不再受历史成见和思维定式的规限,而是以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眼光重返历史现场,发现民间记忆,重建历史真实,观照现实生活,整体上呈现出更加客观理性,且独具作者风格和思辨立场的“大历史观”。
历史写作的更高境界正在于吸取人类历史的智慧,化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以大历史的深度和大战略的高度切入历史的细节,盘点得失,还原真相,照亮现实。创作主体将诸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特殊而重大的历史事件上升到全人类命运的高度进行审视;深入历史的背面和细部,以丰富翔实甚至是新近解密的一手资料,揭示众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对于特定的历史事件和战争,创作主体更加注重做出全面、客观、系统性的分析判断,作品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立场、情感和视角,而是多角度、多层面地再现战争历史真相。创作主体试图搭建起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这种“互见”的“大历史观”,恰恰是过往的战争叙事中极为稀缺的。
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的历史题材创作,往往有着强烈的现实观照。如徐剑的《天晓:1921》,何建明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丁晓平的《另一半二战史:1945·大国博弈》,王龙的《刺刀书写的谎言——侵华战争中的日本“笔部队”》,徐怀中的非虚构长篇《底色》等,在这类作品中我们能够读到,不同历史记忆、情感立场、价值判断缠绕交织,各利益攸关方的视角、文化、思维、情感、行为融合碰撞,共同构成一幅全景和动态的历史画卷。站在今天的立场和视角回望战争历史,以大国眼光、世界胸怀,透析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深入地认知历史的本质,成为创作主体普遍采用的叙事策略。在强化历史叙事固有的认知功能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追求可交流性和可理解性,亦成为创作主体自觉追求和践行的写作伦理。
此外,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的历史题材创作,还开启了一种角度新颖、充满温度、知识性和技术含量都很高的“微观写真”潮流。在这类作品中,创作主体往往聚焦战争局部或特定战场,以学术研究的方式精耕细作,呈现历史、战争的别样真实。这种旨在深钻、吃透的学术研究性叙事策略,使得某段有现实作战价值的战争历史逼真复现、跃然纸上。从熟悉的题材中发现新鲜的经验、激发惊奇感的陌生化特质,使得这类作品即便反映的是曾经被书写过的领域,依然可以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不同于纯粹的史学著作,如此兼具宏阔视域、真实细节、学术立场和超越判断的新质写作,超越了浮泛僵化的价值判断,敞开了历史的侧面甚至是背面,填补了人们阅读记忆中的某些空白,极大拓展了军旅报告文学的文体可能性。
3
置身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和崭新实践,军旅报告文学作家面对的不仅仅是部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武器装备的更新、兵员结构的变化、作战能力的跃升、实战化训练的深入,还要面对改革大潮带来的思想洗礼、情感冲击和人生选择。解放军出版社的“强军进行时报告文学丛书”以及张子影的《试飞英雄》、黄传会的报告文学集《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李鸣生的《发射将军》、龚盛辉的《中国北斗》等及时回应时代召唤,紧密跟踪强军实践,对军人的心灵、情感、日常生活、生命状态等“内在经验”进行深度描摹,充分展现出人民军队和广大官兵的崭新气象和精神风貌。
进入新时代,中短篇军旅报告文学异军突起,反应迅捷、篇幅短小、文体精悍,宛若“轻骑兵”般于部队演训一线发回即时报告,及时生动地反映波澜壮阔的强军大潮、如火如荼的军营现实、备战打仗的军人生活。大量优秀的中短篇报告文学作品,内蕴着时代的风骨、生活的热力、理想的情怀和军人的担当。
事实上,现实题材军旅报告文学,因其密切跟踪当下军营和军人生活的新变、深刻洞悉社会文化心理转型,经由对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的生动描摹与深度透视,展现出创作主体强大的思辨力量、真诚的文学态度和崇高的精神立场。这类作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了新时代高素质军人的新形象、新面貌;对新时代人民军队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有力书写,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对国家和军队而言,科技发展攸关前途命运,影响战争胜负。强军兴军征程上,科技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作为一种特定题材,科技事业所蕴含的诸如国家利益、民族精神、战略博弈、哲学思辨等等元素,始终是军旅报告文学浓墨重彩的书写内容和表现对象。在深切观照当代军人的生存状态、心灵世界和精神风貌,并进行着贴近现实、贴近军营、贴近官兵的“低纬度叙事”的基础上,军旅报告文学作家还同时聚焦科技强军的壮阔历程,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仰望星空”的“高海拔写作”之上。直面军事科技,对作家来说意味着新鲜的经验、写作的难度和未知的挑战,带给读者的则是惊爆眼球的科技知识、震撼心灵的精神追求、感人肺腑的命运故事。
宽泛意义上的“航天文学”堪称军事科技题材报告文学的代表。这类作品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和人类文明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精神紧密相连,注重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分析航天事业的价值、意义,从民族心理和文化的层面建构中国人的飞天梦。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阶段,创作主体都做出了精到的概括和剖析,将航天事业与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中把握航天事业的动态图景。
军事科技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最前沿、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的新技术,其本质特点就是“高”和“新”。如何巧妙地将艰深晦涩的科技内容转化为好看可读的传奇故事。为此,创作主体跨越了两道“坎儿”:一是钻研高科技,理解题材涉及的科技内容,领会其价值意义,让“内行觉得不是外行、外行感到是内行”;二是在高深艰涩的科技属性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文学要求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受众得以走进军事科技的“深闺”,识其面目,解其情怀;以文学语言转译科技密码,化艰深为传奇,化抽象为形象,化乏味为有趣,作品的史诗性、传奇性和可读性亦得以大大增强。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奋斗画卷中,从来不乏英雄模范的身影。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作家怀着对英模的崇敬之心,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鲜活的艺术形象,浓墨重彩地书写英模事迹、镌刻英模形象、颂扬英模精神。
如钟法权的《张富清传》、刘笑伟、王志国的《家·国:“人民楷模”王继才》、谌虹颖的《放歌天地间——艺坛将星阎肃》、何建明的《革命者》、徐锦庚的《望道》、程雪莉的《寻找平山团》、王龙的《迟到的勋章》等作品,并没有流于人物事迹的表层,而是深入到人的内心灵魂深处,进行人性的剖析与探微,甚至是直面人物日常生活的困境、心灵的焦虑和精神的迷茫。创作主体用朴实、有力的文字写出了人物的挣扎和犹疑、坚韧和刚毅,写出了人性、人情的壮丽与幽微,也写出了日常经验飞扬与安稳的两面,最终立起了战胜自我、超越小我的精神之旗。
英模的形象越是深入人心,对作家的考验便越是复杂深刻,需要做到思想性与文学性融合,纪实性与可读性兼顾。这类创作并非是要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地呈现人物的成长过程和人生的脉络以及历史和事件过程,而是要力图准确地提炼、概括、总结出主人公的灵魂,写出主人公独特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气质,围绕着这样一种核心价值、核心精神而展开叙事。因此,创作主体大都采取典型化的艺术处理方式,从宏阔的历史进程中摄取素材,采撷能够反映时代风貌、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典型故事,进而多层次、多侧面地塑造人物形象;在对典型人物的成长历程、奋斗足迹进行完整描绘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对其思想性格进行真实生动的刻画,进而揭橥“时代楷模”的精神实质。
统而观之,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以更加宏阔的“大历史观”重构历史真实,介入军旅现实,强化认知功能,搭建起包蕴强烈思想性、哲学性的“对话”场域;对人的心灵、情感、日常生活、生命存在等“内在经验”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掘进;对战争历史、时代精神、社会变革和强军实践做出了具有整体性和思辨性的概括、描述和判断;与此同时,创作主体普遍怀有较强的文体自觉和创新意识,在语言、结构、形式、叙事等方面屡有新的尝试和突破,极大丰富并拓展了军旅报告文学的文体可能性。
(作者系辽宁省作协特聘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