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纪录片叙事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是新时代电视纪录片的使命。最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档首播的《下一站出口》 (第一季)匠心独运,开创寻访类纪录片新境界,探索国际传播纪录片的新叙事,在市井烟火中刻画时代倩影,以轻量故事托举重大主题,为优秀纪录片家族增添了新鲜案例。
迎着国际关注的目光,讲述富有质感的中国故事
四十多年来,中国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时代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人们精神状态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全世界都关注中国,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既是纪录片创作的使命与光荣,也是充满挑战的征途。近年来,纪录片创作大力开掘新时代中国故事题材,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但针对国际观众的好奇,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当代中国故事,好作品仍然稀缺,纪录片创作依然任重道远。
《下一站出口》(第一季)以公路寻访形式,着力探索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打造了适应国际传播需求的纪录片新案例。此片由外籍留学生用第一视角寻访,以普通人为故事主角,针对外国人的求知点,以外国人喜欢看、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一个个真实、鲜活、充满生机活力,正在进行时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富含社会质感和生活气息,完成了新颖独特而富有内涵的讲述,引导海外观众在故事中感知中国的可信、可爱、可敬。
以寻访探秘建构新时代中国基层社会“万花筒”
《下一站出口》(第一季)邀请日本来华留学生遥遥及俄罗斯来华留学生大卫,沿沈海高速公路(G15)从沈阳出发,经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寻访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大潮中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展现沿途壮美的自然地理、丰富的人文景观,反映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与追求。
这是一个高超的创作巧思。高速公路是中国交通和经济的动脉,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具体形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串联起中国星罗棋布的发展区域。沿着高速公路进行寻访和记录,可引领观众了解中国地域的广阔、中华文明的深厚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而表达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并未选择宏大叙事,而以沿路城乡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为载体,记录着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他们是产业转型的参与者,是在中国生活和创业的外国人,是国际物流网络中的海港工人,是民营企业第二代的经营者,是人口流动产生的新移民,是民族品牌的技术员,是仍然在土地上耕耘的农民、海产养殖业的渔民,是伴随城镇化建设刚刚离开土地的城镇居民,是普通的手艺人、传统工艺的继承者和非遗守护者,是投身乡村振兴、从大城市返乡的民俗开发者,是拥抱网络经济的新农人。这些人和他们的故事犹如万花筒,引人思考,令人向往。
以素描式写实绘就“清明上河图”式人物长卷
好的纪录片,不仅仅是讲述故事,还要塑造人物;不仅仅记录其形,还要传达其神,吸引观众走进故事,感受到人物的气息,领略到散发的精神力量。《下一站出口》(第一季)将艺术创造聚焦到人物塑造,用影像绘就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人物长卷。
这些人物有个性,他们都是生动的又很典型,他们都像棱镜的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下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身上充满生活原色和打拼精神,充满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充满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与以往的纪录片不同,本片没有选择铺陈的方式,而是用人物速写,展现他们的真实生活和质朴友善,展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现他们对家国的衷心热爱、对世界的关心关注、对时代的热情拥抱、对生活的乐观豁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片中,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洋溢着温暖的“精神能量”。这样的素描,虽然是点到为止,但蕴藏着深层意味,它揭示出中国社会“无限活力”的源泉,给出了中国为什么能走向伟大复兴的答案,对促进世界更全面、更深入地“感受中国,读懂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以明快节奏呈现影像内容的多维之美
观看《下一站出口》(第一季),跟随寻访,恍如踏上山阴道,山川风物满眼来。
其中,有山河之美。高速公路引领观众快速跨越不同区域、展现出中华大地的广阔和纵深,尽显山河壮丽、风物秀美,催生爱国之情。
其中,有历史之美。引领观众进入历史地理,每一处都能感受到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活化,片中重点选取那些“历史地标”,带领抵达历史现场,引发历史遐思。
其中,有人文之美。片中记录传统手艺、非遗传承、民间艺术、地方物产、乡旅情思等等,这些人文元素使纪录片平添魅力,处处渗透着中华文化之美。
其中,有时代之美。不管是说事,还是说人、写景,都折射出时代之变化、中国之进步、发展之成就,这些都是伟大时代的盛景。《下一站出口》(第一季)创作举重若轻,重在主题,轻在叙事,赢得了观众的肯定,其创新值得研究,期待第二季有更多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