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市文联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中层干部赴常州市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集体参观“何以长江・延陵赋——数字艺术里的江与城”特展,在数字赋能的文化体验中探索文艺工作的新路径。
本次特展突破传统实物展览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场景,有机融合长江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与常州地域特色,打造出集视觉、听觉、嗅觉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艺术空间。展览通过三大篇章、八大维度,生动呈现出一段可观、可感、可闻、可携的长江记忆。常州作为该展的首站,未来还将在全省巡回展出,并因地制宜融入各地特色元素。
参观结束后,大家就本次现场学习展开交流讨论:展览以光、声、电为媒介,以更多的科技手段,为观展者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文联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的关注文艺社会化的新走向,与时代同频,在求新、谋新、创新上做更多的尝试。大家表示,面对科技快速发展,文艺工作者必须保持持续学习、与时俱进的态度,今后可以尝试更多“走出去”式的学习,拓宽视野、提升格局。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沈玉俊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展览以数字化语言呈现长江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我们应当从中汲取能量,积极把握数字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勇于突破传统工作框架,以更新的呈现和更多元化的方式来思考和推进文艺工作,应聚焦重大主题、贴近中心工作、贴近人民需求。他指出,AI等科技手段将深刻影响文艺创作生态,新文艺群体和网络作家已成为文艺发展的新生力量,文联应加强联系与对接,为文艺事业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