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视界] 外行看了说好,才是最大的成功 |
日期: |
2017-12-26 11:39:21 |
点击: |
36 |
|
——民族舞剧《朱鹮》的启示
民族舞剧《朱鹮》剧照上海歌舞团提供
“我还是那句话,作品特别精致、特别讲究,这是一个保证质量的前提。但我注意到,昨天的演出有一点点不是特别讲究的地方,在第一场中演员绿衣服底下穿的是绿鞋,有 |
|
|
|
|
[文艺视界] 新时代•新文化•新美学 |
日期: |
2017-12-25 10:38:59 |
点击: |
31 |
|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较为倚重美善之两维关联,追求美的道德内涵与和谐意趣,在美真关联和崇高意趣上拓展不足。中华传统美学崇尚体验品鉴,强调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生命向度和自然尺度,但也不乏朦胧、模糊,经验性强于科学性。
◎有生命力有穿透 |
|
|
|
|
[文艺视界] 公共艺术,可以让城市"长"得不一样 |
日期: |
2017-12-20 10:27:48 |
点击: |
55 |
|
何为公共艺术?形式多样的公共艺术能够为城市和市民带来什么?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但是,“千城一面”的问题却在困扰着人们。城市怎样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质,表达关怀?公共艺术也许是一个答案。
|
|
|
|
|
[文艺视界]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在 |
日期: |
2017-12-19 10:01:05 |
点击: |
37 |
|
电视剧《生逢灿烂的日子》剧照
网络时代的“快”意味着先机和优势,在此强势影响下也让影视创作进入“读秒时代”。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可能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在有生之年将有想象不到的丰富与见识,“坏”在记忆里历经年年岁岁的陈酿再难 |
|
|
|
|
[文艺视界] 填补了抗战主流叙事外的影史空白——略谈纪录电影《北平以北》的三大 |
日期: |
2017-12-18 13:35:36 |
点击: |
29 |
|
纪录电影《北平以北》海报
近年来,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再到“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因时就势,如雨后春笋般地集中呈现,从高昂主旋律的大型 |
|
|
|
|
[文艺视界] 摄影的“通”与“融” |
日期: |
2017-12-15 16:09:00 |
点击: |
66 |
|
摄影中相机的使用,各种特定环境、各种题材的拍摄技法等等。在创作中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就创作而言,任何一幅作品的产生,若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作品是无法完成的。
然而,技术并不是摄影的全部, “技术可以造就能工巧匠,却不能造就艺术家。艺术是要思 |
|
|
|
|
[文艺视界] 艺术教育的缺憾 |
日期: |
2017-12-14 11:56:28 |
点击: |
34 |
|
中国古汉语中,艺是种植,术是技能、活动,因此艺术原初是种植活动。
正是艺术的种植本性,使艺术作为审美教育成为可能。其实,艺术教育本身就不同于科技教育、道德教育。因此,除了有些在艺术中寻求摆脱真实经验的人之外,还存在着逃避日常生活 |
|
|
|
|
[文艺视界] 宣讲工作要追求实效 |
日期: |
2017-12-14 11:53:13 |
点击: |
25 |
|
讲大道也如“烹小鲜”,既保证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兼顾宣讲解读的灵活性和生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就需要在宣讲工作 |
|
|
|
总数:1113条,总页数:140页,当前为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