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评论] 关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的理念、视角、方法的研讨 |
日期: |
2015-08-26 11:22:39 |
点击: |
45 |
|
音乐是什么?艺术是什么?文化是什么?这些看似非常清楚的问题,在8月22日至23日北京举办的“理念·视角·方法:中国音乐文化史学术研讨会”上,却成为与会学者再次重申的切入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难题。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管建华说,“现在的音乐界反 |
|
|
|
|
[文艺评论] 抗战剧:品质与品质引导 |
日期: |
2015-08-11 14:42:48 |
点击: |
32 |
|
核心提示:一段时期以来,抗战剧制作和播出密度呈现“井喷”状态,已成为国产电视剧中最为稳定的类型。显然不能将其仅仅归于“纪念年”、“纪念日”的需要,抗战剧的勃兴更是国家文化政策扶持、时代性社会心理需求以 |
|
|
|
|
[文艺评论] 部分非遗项目缘何后继乏人? |
日期: |
2015-06-23 11:25:37 |
点击: |
60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实施的是分级非遗保护制度,增强了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扩大了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批非遗传承人获得了一定的财政补贴,其荣誉感、使命感也得 |
|
|
|
|
[文艺评论] 信息高速路上,作家灵感在何方? |
日期: |
2015-06-23 11:11:40 |
点击: |
58 |
|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亿万信息都唾手可得的时代讨论文学灵感呢?” 6月13日,在第三届中韩日东亚文学论坛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发言直指本次论坛主题:创作与灵感。为什么要在此刻将灵感设为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铁凝的回答是:“就因为获取信息,特别 |
|
|
|
|
[文艺评论] 新编戏不常演如何变经典 |
日期: |
2015-06-23 11:09:51 |
点击: |
52 |
|
随着京剧《下鲁城》近日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北京京剧院“新编剧目展演季”拉开序幕,《屈原》《风雨同仁堂》等北京京剧院的新编剧目将上演。放眼近年来的戏曲创作,昆曲《十五贯》的出现,可谓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代表,而京剧《曹操与杨修》、莆 |
|
|
|
|
[文艺评论] 传播经典的可喜尝试 |
日期: |
2015-06-23 11:05:50 |
点击: |
49 |
|
2008年正式启动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如今已经完成了7部国学经典的感悟创作,用吟诵、歌舞和交响乐的形式,表现和传播传统经典的精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咏诵活动开创了经典传播新方式。回顾经典的传播史,宋代以前主要依赖手抄, |
|
|
|
|
[文艺评论] 书法的意象与心境——我所感受的中国书法 |
日期: |
2014-06-14 09:32:24 |
点击: |
226 |
|
浩瀚神奇的中国文字起始象形,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谓之字。以点线横竖转折之笔组成的中国文字自甲骨文创造伊始,中国的书法随之诞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篆、隶、真 |
|
|
|
|
[文艺评论] 留存下你自己的“背影” |
日期: |
2014-05-08 08:23:27 |
点击: |
123 |
|
《走向自由的村庄》序 2012年10月,应邀到常州,参与高晓声文学研究会成立活动,结识了高建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为《人民文学》小说编辑,我跟高晓声交往甚深。而高建新是散 |
|
|
|
总数:1255条,总页数:157页,当前为第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