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评论] 抗疫歌曲创作应强化艺术创造 |
日期: |
2020-04-29 09:28:54 |
点击: |
36 |
|
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人们居于地球村,各国乃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成员。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正遭遇二战后最为艰难的灾难处境。历史已经证明,面临重大灾难,歌曲创作从没缺席。在国内,近段时间以来的抗疫歌曲非常多,对抗 |
|
|
|
|
[文艺评论] 让人物形象活起来——李立山抗疫曲艺作品赏析 |
日期: |
2020-04-26 09:21:42 |
点击: |
32 |
|
◎写好人物,是曲艺作品的重中之重。当下抗疫文艺作品很多,但好多作品写得不生动,并且有一个共性,就是人物形象大都不鲜明,没有真正让作品里的人“活”起来。人物为什么不“活”?是因为没有性格。而李立山作品里的人物,都是有性格的。
一场疫情, |
|
|
|
|
[文艺评论] 《鬓边不是海棠红》:文化迭代下的梨园想象 |
日期: |
2020-04-21 09:46:42 |
点击: |
36 |
|
近年来,网络文学日渐壮大,表现出对影视创作的强劲“反哺”效应。不久前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以及更早的《甄嬛传》《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是典型的例子。综合来看,这类作品往往保留了网络文学的较多特征,包括强视觉性、“爽”点明显、情 |
|
|
|
|
[文艺评论] 豪华落尽见真淳——读高尔纯诗文集《坐看云起时》有感 |
日期: |
2020-04-17 09:24:57 |
点击: |
39 |
|
好的诗文应该是用心血去写作的,不能板着面孔装腔作势,不能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更不能凭空捏造弄虚作假,只有让真情鼓荡于字里行间,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跟随文字步入作家的内心世界,在作家创作的一亩三分地里,与作家同呼吸、共悲喜、品甘甜、尝苦辣。正所 |
|
|
|
|
[文艺评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寻找经典的正确打开方式 |
日期: |
2020-04-13 14:36:08 |
点击: |
39 |
|
曾几何时,解构经典在艺术领域甚至社会生活中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就算是当代经典近在咫尺,也没能逃脱这股潮流。邱少云还是战斗英雄吗?雷锋真的无私奉献吗?焦裕禄果然鞠躬尽瘁吗?就算是真金,也怕这种“火”炼。人们在对经典将信将疑之际,同样对那些相 |
|
|
|
|
[文艺评论] “旧瓶装新酒”的战“疫”文艺反思 |
日期: |
2020-04-10 14:06:38 |
点击: |
37 |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随着国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战“疫”文艺步入了新的阶段。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时刻关注疫情进展,在中央及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积极捐款捐物,并以文艺作为武器展开疫情防护宣传、歌颂冒着生 |
|
|
|
|
[文艺评论] 铺陈中国设计不同切面后的文化思考——“设计的价值在中国”重新开展 |
日期: |
2020-04-07 16:51:48 |
点击: |
36 |
|
1962年由顾世朋设计的美加净牙膏包装,是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驰名国产品牌,也是中国早期的出口畅销品;中国高通用性动车组列车模型展现中国发达的高铁网络如何极大促进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向阳新能源的太阳能产品《蜡烛消灭者》帮助改善了非洲贫困地区人们 |
|
|
|
|
[文艺评论] “与虫书”,探寻如何更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
日期: |
2020-03-30 14:40:36 |
点击: |
35 |
|
新冠肺炎疫情似乎让这个本该如期而至的春天来得格外艰难。在全民乃至全世界抗疫的同时,无论是将病毒归咎于“吃野味”的大众认知,还是全世界相关动物溯源领域展开疫情研究的专家努力,都在提醒我们,深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 |
|
|
|
总数:1255条,总页数:157页,当前为第26页